顯示具有 Aut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Auto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日, 10月 25, 2009

K&N 空氣濾清器清潔

上次據說清潔空氣濾清器是10000km公里保養時,目前已經27xxxkm, 整整又跑了17xxxKm,差不多是該保養的時候了。

K&N空濾清潔組有二罐,一罐是清潔用,另一罐是油。
按照說明書一樣一樣來,首先噴上清潔劑,靜待十分鐘讓清潔劑將灰塵溶解,然後用低壓水沖開。此時可以看見原先是灰黑色的濾網依稀看到白色的濾網。如果不夠乾淨,就再重複這步驟一次,說明書特別寫明不用太在意小塵點,要把它清到一塵不染是不切實際的。

接下來稍微晃晃將水甩乾,然後放置到乾。我放在通風的地風至少放了二小時以上。說明書寫明不要用其它加熱、強風的方式弄乾。晾乾是唯一的方法。

等到乾了後就可以開始上油了,專用油是紅色的,只上一面,上完整面後靜置二十分鐘,它會慢慢滲透到另一面,等廿分鐘後檢視另一面,看看是否有紅油未滲透到的地方,如果不夠,再上油一次,繼續靜置廿分鐘,重複此步驟。注意不要一次上太多油,一層一層慢慢加油讓它慢慢慘透到另一面。說明書寫上,如果你加了太多油,導至靜置廿分鐘後油滴出來,那表示你上太多油了,此時唯一的方法就是從第一步做起,就是噴清潔液,從頭來過一次,所以切記不要急一次上太多油。

檢查另一面,等到另一面呈現均勻的粉紅色,就表示完了。再將空濾網依拆下的相反順序裝回即可。

DSC_7993

17000km的痕跡,裡面還真髒,還有一些油漬,不知是不是上次保養加過多油的結果?

DSC_7994
快變成黑色的濾網。已經噴上清潔劑溶解中

DSC_7995
用清水沖過後的空濾,隱約看出來原先是白色的材質。

DSC_7996
風乾後上油的另一面,此時大部份還是白色的。

DSC_7999
上第二次油之後,紅色部份越來越多了。

DSC_8000
接近完成的情形。

ps. 完成後天色已經暗了,所以就沒有再拍照了。

星期三, 2月 18, 2009

大型重機DIY修補殼-小兒科等級

話說我家門口處有一條水溝蓋,稍微的低了一點。如果停車時不小心前輪放在這裡的話,就會倒車,我剛牽車時就在這裡慘烈的倒車三次(外加的一次是被垃圾堆絆倒的)。尤於離圍牆很近,所以除了旁邊整流罩會壓到外,前面的風鏡部份也會受損。

一年多過去,外加了意外事故以及自己犛田外,傷痕也越來越多。就在最近,騎車回家時,小朋友剛好在前院玩,我分神注意小朋友,一時沒注到前輪的外置,車子就.....又倒啦。

這次倒車可不一樣了,之前的舊傷不算外,連整流罩都撞破了。傷心之餘,因為沒錢本著自行動手DIY維修樂趣的心態,決定自行修理。加上自己維修經驗豐富(修不好的那種),小至精密的Treo 650,再加一連串的保養DIY(其實只有自己換機油,不過這沒寫在blog裡)。

首先將車頭整流罩拆下來,這比較簡單,可惜這裡忘了拍照。接下來就請老婆大人送去汽車修理保桿的汽修廠請他們補土以及烤漆。這部份為2000元,這真的不貴,我在Yahoo拍賣另外詢價新的一組不含烤漆為15000元(是的你沒有看錯,重機的零件真貴!)。

烤漆送回來後真是令我驚訝,斷裂的地方一點也看不出來。另外斷掉螺絲座的強度黏合強度看來也很不錯。只是後續我在安裝時還技巧不好施力過好一樣把黏合的地方繼續弄斷了。

還好家裡有院子,拆下來的維修時間送去烤漆加上不會安裝又只能在假日安裝總共花了我快三個禮拜才將殼完整的裝回去。而且還裝的不太好。下次應該就不會這樣了。



KICX1154

車頭拆下來的照片。

KICX1150
我不知道這用什麼方式黏回去的,友人稱這為縫拉鍊。



KICX1147
剛烤回時閃閃發亮,結果安裝時馬上被我劃一道痕。

星期三, 1月 07, 2009

鏈條保養實戰篇

話說詳細K過機車的車主手冊之後,覺得已經了解跟與實際了解還是有段距離,參考這裡大型重機的鏈條保養,學術派沒有經過實做的洗禮終究說服力是薄弱了點。

所以我就在去年的夏天,特地買了一桶煤油,來清洗鏈條囉。

DSC_6583

只不過那時鏈條還不怎麼髒,稍微清一下就很乾淨了,倒是小朋友看到爸爸東搞西搞的,也說要保養自己的腳踏車。沒問題,工具給你,自己來。



DSC_6586
DSC_6587

清下來的生鏽痕跡真是驚人,這台腳踏車從買來到現在從來沒清過呢。

接下來又沈寂了半年,我就保持每一千公里定期檢查鏈條鬆緊度,定期潤滑,直到十二月,鏈條又到了髒得不得了的程度。於是再度倒一些煤油,拿去刷子、抹布再度上場。先用刷子沾上煤油,刷在鏈上,差不多之後拿起抹布包住鍊條擦乾淨。說實在的,清鍊條我覺得對車子的保養功效不大,原因待續。

DSC_6893

這是清潔過後的煤油油泥,稍微沈澱後裡含有一堆細沙。

DSC_6894

清潔過後的鏈條,看起來非常乾淨,心情也好了起來,清完後再上點85W齒輪油,就可達到看起來無油,摸起來有油的境界了。

DSC_6892

洗完後小朋友幫我照的相,當然免不了被老婆海K一頓地板為什麼用的那麼髒,為什麼不先鋪點報紙或厚紙板之類的東西。家裡有用剩下的洗衣精,稍微倒一點再加上刷子刷一下就乾淨了。

星期日, 12月 28, 2008

好用的雨刷

相較於這支超不耐用的雨刷這支雨刷我整整用了一年三個月。所以安托華的雨刷所然要價250元,相對起來比起在B&Q的花了199元買的雨刷只用了一個多月,顯然安托華的划算一點。

不知是安托華的運氣比較好,還是汽車專賣店的品質其實比大賣場的品質能夠好一點。個人覺得
大賣場因為要上架費、管銷費用等,品質先不論有沒有顧到,至少賣家的利潤一定非常低。至於汽車精品店的通路我就不怎麼清楚了。不知是否會在Cost down下犧牲品質。


DSC_6909


接下來的接力的長期雨刷追蹤是Tido軟骨雨刷,這是Made in Taiwan的喔。希望能打敗大陸製造的雨刷。

星期二, 3月 18, 2008

北橫摔車,第一次做農夫的經驗

犛田,可是一項特別的技藝,一般的車禍可不算是犛田。

2/28假日早上,不知道為什麼睡不著太早起床,在吃完早餐、看完報紙後老婆小孩都還在床上睡覺。想了一想太久沒有去跑車,跟老婆報備一下,就決定往北橫出發去跑跑山路。尤於是剛結束差不多一個月的雨季,加上天氣冷,摩托車真的很久都沒有騎了,因為天氣冷,於是在盤算要穿什麼衣服,就在這裡加加減減,結果就忘了穿戴護膝,一直到了上了快速道路才想到護膝沒有穿,懶得再掉頭回去穿護具,因為就又造成後來的膝蓋擦傷。

一路上跟著車流跑,沿路碰了幾輛直接超過我的重機,一直到過了角板山之後,進入狹小的山路範圍內,此時就沒有什麼車了。我就這樣一個彎道又一個彎道繼續騎,複習及回味一下重機高扭力的出彎平順感。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彎道,我也不斷的進檔退檔,然後就在一個看起來不怎樣的彎道,降檔入彎傾斜,準備順勢出彎,一加油,後輪就突然失去抓地力,只感覺到為什麼我的視野一直往水平方向傾斜,再也拉不直,就突然驚覺,S**T.........我摔車了。

因為車速實在不快,我估計應該只有30出頭,剛摔完沒多久對向這時也來了一輛計程車,乘客很熱心就下來幫我牽車到旁邊放好。因為速度實在是不快,車子從倒地後大約只滑了4公尺左右,所以也沒去撞到什麼東西,純粹就是單純的犛田,快速的檢視了一下自身有沒有受傷,發覺左膝的褲子內外兩層全破了,上半身完全沒異狀,回家後隔了兩天才發現衣服左手外側也有輕微傷痕。手有手套、頭部有安全帽。全身除了忘了戴上護膝受了點小傷外,一切都沒事。再檢查一下車子,左側的防倒球被削掉一塊,引擎外殼有點擦傷,左側的方向燈又鈄了一點,這下子車子前後左右的方向燈幾乎全被被我摔過了,後方因為有裝防摔馬鞍袋,所以也沒什麼外傷了。


摔車之後決定不再往前,直接回家,一直回到家才跟老婆跟小朋友說我摔車。這時昭毅光幃就都很有興趣的問我會不會痛之類的。我把破皮的地方給他們看,跟他們講不怎麼痛,但是補了一句,面子比較痛。昭毅一開始還聽不懂我在說什麼,我就舉例給他聽,你在一群人前面,本來可以很帥的過去,結果不小心跌跤,這時生理上不怎麼樣,心理可是很糗呢。

Photo_022808_003
摔車的地方;小彎道加上速度慢,實在料想不到會在這裡摔。

被削掉的防倒球
被削掉的防倒球

捨身護主的馬鞍袋
捨身護主的馬鞍袋

引擎蓋的擦傷
引擎蓋的擦傷

星期四, 3月 06, 2008

大型重型機車的路權

自從96年11月1日起,政府終於開放了大型重型機車行駛一般的快車道,快速道路除了少數幾段外,也幾乎全數開放。可是另人錯愕的是,也取消了行駛機車優先道的權利。先不論這件事是否對錯。至少我在一開始實施的時候,很努力的想要依照我是大車的風範,不要走機車道。可是做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發覺"有人會逼車"。什麼意思,就是汽車認為摩托車沒什麼事跑來擋在我前面做什麼,不管是按喇叭或是靠的很近想要把你擠到慢車道或邊線,反正就是要你讓開。當然,這種人不太多,我估計可能一千輛車之中才會有一台,可是只要是這種比例,你就是會碰到。以我每天騎去上下班的程度來說,嚴重時幾乎一天可以碰到兩台。一旦被逼車,我也開始思考是不是真的照汽車的方式騎車,畢竟這在台灣還是很奇怪的事情,尤其是在南台灣,一堆機車優先道,當塞車時,難到你不去走機車優先道?這太奇怪了。

Mobile01網站裡,經常有人在批評重機怎樣怎樣,這時就有不少文理思惟比我的好的人士跳出來講話,以下就是由tansywen一篇文章討論掛紅牌的重車,是不是交通規則都比照汽車! 我覺得可以道盡騎重機的心酸與無奈啊。徵得tansywen的同意,我將他的文章轉貼在此。
------------------ cut here -----------------------
以下文章由tansywen發表於mobile01上。

其實,重車不過是一台大一點的機車而已,
只是在台灣被妖魔化了,
想想如果當年沒有禁止進口的話,現在還會有這種話題嗎?

我隨便想想,就想到以下這幾點,也就是政府與大眾冠在重車上面,莫須有的罪名與理由:

1.禁止進口20年:當年因為全球石油危機,一紙行政命令讓150CC以上的機車在台灣消失20年,中間幾年有無數的團體要求合法進口,但官員們以150CC以下機車以足敷國人使用為由繼續禁止,直到2002年後為了加入WTO政府被迫開放,02年首批開放,直至去年底才匆匆通過重機條款,中間這幾年政府在幹麻?
禁止進口20年,這20年中黑牌車橫行,表示市場仍在,而當年翩翩少年盼到如今兩鬢飛白,終於也等到了這一天。

2.不合理稅金:在進WTO之前,由當時的立委朱星羽提案通過,150CC以下機車免牌照稅,但150CC以上加稅,尤以1000CC為例,牌稅高達23000元,比同排氣量汽車高,在當年重機尚未進口的情況下,無異議通過,尤其造福一般民眾,卻為將來重機合法進口埋下伏筆,合法進口後此稅制立刻成為焦點,交通部推給財政部,財政部推給地方政府,甚有官員以重機牌照稅為地方重要財源之一,反對降稅,但有趣的是在02年之前,到底地方政府從重機裡面抽到多少錢?經過兩次降稅後,現已比照汽車稅率。

3.ARTC驗車,一車一驗,除非代理商進口,否則買到的車每壹台都是經過ARTC強姦過,驗不過下次再來;所有進口的車輛在國外早已檢驗完成,但偉大的政府不予承認,一定要車主再花一筆錢,以台灣的標準再來一次;驗車費當然含在售價裡。

4.快速道路試辦:經由立委的幫助,95年政府終於開放試辦台72 68作為將來重機行駛快速道路的準備,250CC以上重機都能行駛,試辦一年;
一年後政府已採樣不足以及重機9成以上未開大燈為由續辦一年,再一年後政府擬再續辦一年,理由同前,政府以為全國的重車騎士通通住在竹苗地區,但兩年來均未發生重機A1交通事故,顯見快速道路是適合重機行駛;有趣的是,試辦時規定250CC以上機車可行駛,但去年11月1日正式開放重機上快速道路,卻規定排氣量需550CC以上,令所有550CC以下車主無不氣結,類似兩個人努力兩年同時考上大學,但只錄取一人,另一個比較瘦的不錄取理由為早上下雨,為什麼早上下雨不能入學?沒為什麼,就像550CC以下為什麼不能上的道理一樣。

5.96年1月29日,經由總統令頒布立法院第6屆第4會期第16次會議修正『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92條之修正條文,自『總統令 總統府公報』頒布施行6個月後,其大型重型機車應比照小型汽車相關之路權,開放全國各縣市『快車道、廢除兩段式左轉、市區高架快速道路、東西向快速公路』路權,附帶決議方式,要求交通部在兩年內完成相關配套措施,評估開放大型重型機車行駛高速公路可行性,以及兩面車牌。自此,重機路權進入一個混亂不明確的狀況中;首先,1.自總統令頒佈以後,交通部竟無聲無息,當作沒事一樣不作為,逼得全促會起來強行要在8月11日通車,逼交通部表態,交通部不得不重視,趕緊協調改在11月1日通車,這就是典型的政府做事像擠牙膏,不施加壓力是什麼也沒有的。2.而因為政府把重機路權比照汽車是政府偷懶不做事,比照汽車並非當初的訴求,而莫名的550CC界線讓黃牌的存在顯得沒有意義,因路權與小綿羊無異,為何不直接變白牌?3.52條修正案中的附帶決議意義為參考用,可不須執行,但政府執意實施兩面牌政策,因比照汽車之故,大眾皆認為此舉實為找重機騎士麻煩,重機車種百百款,沒有重機有前車牌之設計,法條規定車牌為鋁製,放置車頭為殺人利器,而為了放置前鋁牌而需改裝車體,改裝車體責任警政署推給ARTC,ARTC卻不敢背書此改裝安全無虞,故最後決議為全台首創軟性貼紙車牌。另一附帶決議為兩年內完成相關配套措施,評估開放大型重型機車行駛高速公路可行性,待兩年後政府是否執行如兩面牌積極?4.為了不讓政府以紅牌重需發包製作為由再度延後通車,再一次史上僅見的,紅牌印刷費由民間自行出資製作;5.中華民國交通法規從來沒有過一種,就是昨天不做會罰錢,但今天開始做了會罰錢;我在說什麼咧?就是重機兩段式左轉,昨天說的是為了保護重機騎士安全,今天是管你去死非得直接左轉不可,那麼是昨天政府承認做錯了,還是今天政府是錯的?相信這種法條反差性絕對是前無古人而後無來者。6.因為比照汽車管理,所以開放快速道路,但開放與否由地方政府決定,作法上是原則開放例外禁止,但當重機騎在機車道時他說你是汽車,當禁行快速道路的時候他說你是機車,永遠都是政府說了算,很多縣市沒有很多快速道路,對於住在這些地區的騎士們,開放路權反而更限制更多了,現在的重機法條規定是汽車,但又沒有汽車的完整路權,這種半吊子的法條全是因為交通部制定太多限制機車路權所造成。

7.因為比照汽車管理,原本停的好好的北市立停車場月租300,96年12月1日起因為變成汽車了,月租暴增為4800。政府說法是因為一般機車格重機無法停放,又因為重機數量太少並不適合立刻規劃重機專屬停車格,因為比照汽車管理,所以規定必須停在汽車停車格,一輛一格,市立停車場不愧為公家機關,寧願機車格空空,也要把重機趕出去。而私人停車場各管各的,他說不能停汽車格,重機也沒輒。

8.桃園機場航廈路段非國道,但卻禁止重機進入,因為這時候是以機車管哩,交通部回函理由是惟航廈特區係為國門所在,也就是說你可以開一台20年快報廢的4輪噴煙鐵銹車去接機,也不能騎一輛200萬的DUCATI去接機,因為那是國門所在。

9.騎車上路會被無知的民眾開車鱉車,彎道灑油,上01會被一票所謂駕駛道德管理委員會謾罵責難,台灣上下不是一個對重機友善的地方。

10.最後搞得重機不是機車也不是汽車,管理用汽車管理,法律名詞是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車價又貴稅金又高。

11.政府解釋重機路權,何時以機車管理何時以汽車管理為政府權責,外人無法得知。以上是我想到的,當然其中也許有誤,但八九不離十,也歡迎各位訂正補充。風風雨雨這麼多年,討論的時間花費無數,而這麼的一切只是因為,不過是騎個車而已嘛~

星期六, 1月 05, 2008

Volvo 240 退役

1994年領牌,2007年退休。

2000cc噴射引擎,三速自排附OD檔,後輪驅動。這台是240的最末代車種,台灣進口的最後一批車型。在退休前還保有高速公路10km/L的油耗,全車沒有異音的優良狀況。

collage


謝謝你忠心服役的這段時間,好走。
DSC_5707

星期五, 12月 21, 2007

鋁圈修復

台灣沒有出現世界級的賽車手都一直讓我覺得很訥悶。明明隨處都有WRC等級的路面,還有路況多變、隨意行動的交通工具,沒有拿到第一實在是說不過去。

話說回來,我的車子標準鋁圈曾經在高速公路(機場支線)撞過磚塊,也在平面道路上撞過大小不一的窟窿,鋁圈早就不行了,早期曾經想要修復,專程跑到台北台大附近的黑心店家,結果因為我的鋁圈沒有中心孔,店家居然敲一敲就當做完工,想當然狀況並沒有很好多。

隨著車子行駛的公里數越來越長,鋁圈的狀況越來越糟,平衡完仍舊會抖不說,最近更誇張的是連高速剎車方向盤也開始也會抖了。有了上次維修的良好經驗, 一開始根本沒有想要維修,只想尋找代替的鋁圈。

既然要換,我原先的鋁圈可是306s16的原廠鋁圈,好歹也是進口的。更爛的鋁圈再怎麼看也換不下去,好一點的鋁圈則動輒上二萬以上,這對貧窮的我來說也換不下去。

就在網路上東找找、西看看時,讓我看到有人在維修鋁圈,而且經我詢問後,也可以修復沒有中心孔的型式,最好的是,店家離我家超近的。這又上我燃起了一線希望。

找了個禮拜六有空的時間就跑去維修,問了問結果一顆要價800元,因為我有一顆鋁圈變形不嚴重,四顆就算3000元。說起來雖然覺得貴,但總是比去買新的便宜太多了。當下決定修理,再試一次看看。

Photo_121507_001

噴火中,稍微烤一下。

Photo_121507_002

油壓整平。

Photo_121507_003


Photo_121507_004

將鋁圈頂出來。

整修完畢後再開回原廠去做輪胎平衡(這就是沒有中心孔鋁圈的麻煩),經過一段時間的試車後......耶,困擾我多年的鋁圈終於好了耶。

星期日, 12月 16, 2007

306s16 最佳油耗

306s16的油耗

自從我買了這台車開始,最好的油耗也是只有12km/l,而且好久都沒有這種漂亮的里程數了,就是我開長途回南部的家,油耗也是接近12km/l,不曾超過這個標準。

最近跟弟弟去台中打球,全程都是由杓開車,跑了南坎到台中來回這樣一段路,再加上上班的路程,油耗居然又回到漂亮的12km/L。果然是叔叔比較會省錢啊。

星期四, 10月 04, 2007

大型重機的鏈條保養

參考這篇大型重型機車的保養,既然嫌保養貴,我如果真的要照店家的保養建議做,大概會騎到破產。既然想要自己做保養就要好好做。在網路上找了車主手冊、還有維修手冊。一項一項仔細檢查原廠對保養的要求有那些項目。

首先,鏈條的維護週期是多少?三千公里?一千公里?都不是。主車手冊要求每次騎車前都要檢查一下鬆緊度跟潤滑程度,只要太鬆(正常狀況下是不會變緊的)就要調整潤滑。

pre_ride_check

不過這有點像汽車的五油三水一樣,大概真的很少人每次都去翻開引擎蓋來抽出機油尺來看看到底有沒有問題,不過基本上每次要騎車前先巡下田水,看一下輪胎囉,搖一下鏈條鬆緊度沒有任何壞處的就是了。

接下來就來看一下比較"正常的"維護週期。每500mile, 也就是800Km,其中的I(Inspection), L(Lubrication) ,就是要檢查、潤滑。


maintenance_schedule

那要怎麼做呢?

driver_chain

鏈條的壽命取決於有沒有適當的潤滑與調整。沒有保養會造成鏈條與齒盤的提早損壞。換一次鏈條要好幾千元,如果齒盤也壞了,換起來更貴,所以如果想省點荷包,就好好保養鏈條,但是如果為了保養鏈條,花了好幾千元好像也說不太過去的樣子。 當然,如果你錢很多,或是覺得覺得花這些時間我可以從別地方賺更多錢的人請直接跳過這篇。重機店幫你清潔一次鏈條不含鏈條油只收你區區兩百元,很適合日理萬機的人。

檢查

chain_leftside

參考上圖,用手去搖一下鏈條,允許的間距在25-35mm之間,超過這個範圍就要調整鏈條的鬆緊度。接下來就是比較罕見的狀況,檢查外觀有沒有任何異常,基本上沒有什麼打結、壞掉的部份都還算OK。

接下來是齒盤的部份,原廠的手冊把齒盤畫成三等分,分別是損壞、磨損以及正常的部份,請仔細看圖。當然如果損壞或磨損了,是一定要更換的,圖下還有特別加註,如果新鏈條配上磨損齒盤會加速鏈條的磨損,通常來說一個齒盤可以對上兩條鏈條,如果你的齒盤並沒有磨損,更換鏈條時店家要你"連齒盤整組換新比較好"一起更換時你就要自行斟酌了。

sprocket

除了這個之外,尤於鏈條會被越拉越長,所以就要一直調整將後輪往後拉,一直調整到警戒值為止,這時候就一定要更換鏈條了,早期困苦時代騎腳踏車還可以把一目剪掉繼續騎,現在就請不用再省這個錢。

鏈條一直調整,什麼時候到緊碰的程度?當調至警戒線的時候就該換鏈條啦。

wear_insepection

調整

至於怎麼調整呢?就是將後輪主軸螺絲鬆開,然後調整兩邊的鏈條螺絲到適當張力(25-35mm),然後再鎖回去,比較特別的是左右兩邊的圈數請轉一樣,鎖回去的扭力是93N-m。

chain_rightside

潤滑

潤滑請用SAE80 or 90號齒輪油,原廠車主手冊還特別講明不要使用商業鏈條油,因為可能含有溶劑會破壞油封。 不過一罐專用的鏈條油四五百元,噴個十來次差不多吧。一罐齒輪油只要五十元不到,用個五十次不止,那個划算應該很明顯。


gear_oil

清潔

關於清潔很多人也有意見,我們來看看原廠手冊怎麼說的。

clean_drivechain

使用高燃點的溶劑,例如煤油之類的擦過即可,清潔鏈條的旁邊,不要用刷子刷橡皮的O環。不過手冊對這部份輕輕帶過,我猜清潔鏈條大概不是頂重要的工作,手冊上也沒有寫沒有清潔會影響壽命,但是對沒有調整和潤滑會影響鏈條壽命可是再三警告。

星期三, 9月 19, 2007

超不耐用的雨刷

我已經好久沒有在汽車原廠買雨刷了,通常我都是跑到大賣場買一支雨刷一百多元左右的雨刷,看到刷不乾淨了直接就換一支雨刷。

自從我使用Google Documents來記錄機動車輛的花費明細之後,維修週期就變的更容易追蹤了。就在今天,我的雨刷又刷不乾淨了,上次的雨刷是上個月在特力屋買的,才使用了一個月又十天,結果就不行了,拆下來照張相片。

KICX0681

結果今天在Autobacs買的雨刷,看起來金屬部份是同一個模子,只是廠牌不一樣。不曉得這次這支的耐用度如何。如果再不行的話,就考慮再買好一點,有牌子的雨刷如Acdelco, 3M, SWF的雨刷了。

星期四, 8月 09, 2007

Volvo 240

一台13年的老車還要不要繼續維護保養下去?

其實依我的個性,只要車子到了常常需要修理的年紀,我通常是毫不考慮就會將車子報廢掉。但是這台Volvo 240不知道為什麼,雖然稍微整理後應該還能再開一段時間,理智告訴我是該讓這台車休息的時候了,我一直不想去報廢這台車子。


可能是這是老爸留下來的最後一點僅存記憶吧?老爸買這台車時我已經退伍工作了,我對這台車的印像就只有老爸會開這台車上下班往返員林與溪湖糖廠之間,我甚至連坐這台車的機會都很少。可是一旦報廢了,我手上擁有跟老爸相關的事物就越來越少了。

有人要接手這台車的嗎?
PS. 這台車已經於2008年一月報廢了

KICX0606
從前面、後面看起來都差不多的造型。

KICX0607

KICX0608
馬錶在七萬公里換過一次,里程歸零。總里程十七萬公里。

KICX0609
超簡單的中控台。

星期一, 7月 30, 2007

該死的闖紅燈肇事逃逸

自從買了一輛重型機車之後,也去三天兩夜環島跑了一圈,也做過了保養,知道大型重機保養真是天殺的貴。那還欠缺什麼?你說對了,除了牽車回家第一天原地倒車外,我還沒有出事。

自從油價高漲,加上開車往返中壢新竹上班真的是很無聊,加上我找到一條不錯的路線上下班,基本上可以跑115號由楊梅到穹林的山路,再加上小跑一段台68快速道路到新竹上班,整條路線除了經過楊梅速度不快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可以順暢的騎車,整個路段只有十幾個紅綠燈,騎重機就變成我很喜歡的一個通勤方式。

就在7/27日早上,我如同往常一樣,騎到楊梅市區的中山路與大成路,在這裡準備右轉往新埔繼續前進,就在我的方向亮了綠燈之後,我開始右轉,然後就被左後方的小綿羊擦撞,那時我正在右轉中,就這樣倒車了。

一站起來我買上想看那台撞我機車的牌照號碼,可是機車跑太快了,一下就溜掉了,路旁做餐飲生意的小姐幫我看了車號為FV*-582,有一碼她沒有注意到。我估計我再把車子扶起來也追不到那台機車,只知道車型是舊的黑色豪邁、迪爵的車型。警察局就在對面,我將機車牽起來,看看右後照鏡已經斷裂,右方向燈破損,整流罩已經裂了一小段,心中實在是很生氣,牽起摩托車到了警察局就準備調路口監視器來看。

在警察局看了二小時的監視器,始終找不到肇事機車的牌照,唯一清楚的畫面只有看到我綠燈後轉,然後就被闖紅燈的小綿羊撞了。

生氣之餘,膝蓋有點痛,看了一下,有個約十元大的烏青,這時就有點後悔偷懶沒有穿護膝,防摔衣跟手套真的有用,我其它地方都沒有受傷。

方向燈這次 真的斷了,上次原地倒車方向燈有點歪,結果這次再倒真的斷了。



整流罩破損加上刮傷。


這裡比較明顯,上次加裝的防倒球這次發揮作用。

Posted by Picasa

星期三, 5月 30, 2007

大型重機三天二夜環島

年紀大了好像越來越瘋狂,在邁向四十歲的中年時,老婆很體諒的讓我請了三天假去實現我年輕時未成的夢想,騎機車環島。

機車環島對於我來說,是有一點風險性的,找伴去當然不錯,獨騎也有獨騎的樂趣。原先想找個伴,這樣至少萬一車子顧路時,至少有個伴可以在路旁待救援.....不用呆坐路旁。無奈好朋友老關在休息了好久之後,突然公司通知他去上班,而沒辦法跟我一起同行。我想在重車論壇上找朋友的行程,也因為梅雨季節以及我公司的因素,來不及等到找到適合的同伴,因此就決定直接出發了。

5/26,禮拜六,是個天氣晴朗的日子,氣象報告未來三天應該都是陰時多雲短暫陣雨的天氣,就算有下雨,多數也是午後的短暫陣雨。著好裝,將車子裝上前一陣子買的馬鞍袋,內容物裝上這三天的換洗衣物、雨衣、數位相機、毛巾牙刷等物品,就出發了。

第一天的行程是由中壢出發,行經北宜,到達花蓮過夜。


出發時的里程數是10642km。


整裝好的摩托車,行李全部以馬鞍袋承載。


老婆大人幫我在出發前拍的照,太陽刺眼到眼睛都沒法全張開。


第一目標是走北宜公路到宜蘭,心裡想的第一休息點是坪林再過去要進入頭城鎮九彎十八拐之前的茶葉蛋。進入新店後塞車塞到不行,水溫跑到11x度,好不容易進入北宜公路,才開始順暢好走,到坪林後,車子差不多也該加油了,這時就先到坪林的7-11第一次休息。


好心的車友跟我講茶葉蛋在那裡買。

稍事休息之後,繼續出發,天氣好的不得了,天氣沒有很熱,北宜公路車輛也不多,每次停下來拍照都覺得是種浪費。騎著機車跟開汽車的感覺真是不一樣,更有親近大自然的感覺,路上更碰到很多自行車騎士,我每次看到對向的自行車騎士,都豎起大姆指向他們打招乎。因為他們比我更猛..^_^


路上的風景真好,可惜拍照的技術太爛。



中午休息吃的魯肉飯跟竹筍湯,隨意吃一下有飽就好。



進入宜蘭縣,開始九彎十八拐,騎車真愉快!


沿路的風景


可以看到宜蘭跟太平洋了。


在這裡再次休息,剛剛下了場小雨,穿起了雨褲,離開了雨區之後熱到不行,碰巧在這裡遇到台二跟台九的分支,這兩條路都可以到花蓮,只不過台二是走海線。




終於到達蘇澳港,以前來遊玩從來都沒有到蘇澳港,這次一個人加上機車行動力超高,一定要跑來看看。



從蘇花公路的起點處看蘇澳港






清水休息站附近的景觀。

再往下走就要進入花蓮市區了,沿路的景觀真是漂亮沒話說。以往開車經過這段的感受也沒這麼深刻,騎機車果然是更能夠親近大自然對你的感受,我相信騎腳踏車應該更可以,不過,要我騎腳踏車環島可能再等等吧。

到了新城鄉,之前出發要來環島時,同事推薦我可以到新城鄉停停,他覺得這地方非常好玩,所以我到了新城鄉也跑到海邊,四處晃晃,不過可能時間太趕了吧,還是不知道新城有什麼好玩的,只有在海堤那裡看到了不少消波塊。跟另一位可能是開計程車的不知名歐吉桑一起坐在海堤上看海。稍微休息了三十分鐘,聽聽海的聲音。說實在,感覺還算不錯,適合一個人靜一靜。


從海邊往山裡的方向,一片雲霧。


新城的海邊


與不知名人士一起坐在海邊看海。體會一下"看海的人日子"


好醜的消波塊,真的需要這些消波塊嗎?


我的愛車停在堤防旁。

接下來就要到大學同學家,這位已經是很久沒聯絡的同學了,原本不好意思到同學家打擾,想請他介紹是否有適合住宿的地方,結果同學很爽快的直接就說直接來我家住就好了。原本還有點猶豫,結果一到同學家,發現同學居然在花蓮買了塊地,佔地2100坪,搞的家裡的院子跟森林差不多,自己院子裡還有森林步道.....。地居然這麼大房子當然也不會太小,看來這樣也不會太麻煩同學,所以就很厚臉皮的住下來了。


同學家的大門。


車子就停在同學家的門口,真是安全的不得了。


居然在家裡還有森林步道,真是誇張,羡慕吧。


還有養雞。


鴨、鵝也有。


火雞怎麼可以缺席。


還有養羊。

謝謝同學熱情的招待,因為騎摩托車,也沒帶什麼拌手的禮物,真是不好意思,只好下次來花蓮時再補帶一些拌手。

開始了第二天的行程,今天預計由花蓮出發,一路跑海線經由南迴到達高雄另一個大學同學家。


一出花蓮市就看到太平泮,一望無際的海邊加上大太陽,真是熱到不行。


我很喜歡參觀遊客中心,自從在美國的觀光景點看到非常完善的遊客中心之後,就非常喜歡比較看看是否我們國家的遊客中心是否有進步。


我覺得花蓮的遊客中心還可以,該有的資訊都還算清楚,不算是在養蚊子。


由遊客中心往大海的方向,視野真不錯,一望無際大海看起來就是舒服,只不過真是熱到不行。

跑了一小段山路之後,到達芭崎休息中心,這裡有個小站,賣點冷飲跟一些紀念品。尤於在比較高的地方,海風不會太熱,非常涼爽。在這裡碰到另一位騎嬉皮車的車友。向他請教了一些附近的路況。得知這也是海線裡最後的高處休息站,再來雖有休息中心,但因為地勢沒這麼高,就不會這麼涼爽了。


休息站的視野,休息的好地方。





繼續出發

一望無際的公路,往後的幾個小時都是這種風景。


東部的北迴歸線標誌。我以前在嘉義長大,對於西部的北迴歸線比較熟悉,這次東部的一定要來照張相。



到達路邊東河包子,買了二個包子,說實在不太好吃,其中的竹筍包居然肉還咬不爛。後來才聽二弟說東河包子有分哥哥跟弟弟開的,台11線大馬路旁的是弟弟開的,我是不推薦。


快到南迴起點了。


這種左邊是海 右邊是山的景色終於要跑完了。風景很多地方都不錯,可惜沒法照相照下來,只能留在腦海裡了。


台九終點,到達楓港。

之後就是一個熱到不行,沿路紅綠燈也多,車輛也多,整段路程最難過的行程就是這段。


在這裡跟大學同學再確認一下方向,要進高雄市了。

終於在下午五點左右到達住高雄曾子路的同學家附近。在等同學的時候順便去晃了曾子路的BMW摩托車經銷商。晚上又讓朋友招待了豐盛的晚餐。花蓮也是,高雄也是,這樣到處騙吃騙喝的感覺真是不錯。

第三天的行程,由高雄出發跑山線回到中壢。今天的路程最長,之前規劃就接近四百多公里。算是最硬的一段,加上我又一直很想跑新中橫看看夫妻樹,沿途山路居多,算是最趕的行程。


在高雄市裡迷路,好不容易跑到台22跟台21線交接的地方,到這裡車輛終於變少了。


可以看到國道10號的斜張橋。

山路跑起來相當過癮,我發覺我還蠻喜歡山路的,不過要注意路況就是了,超車時要非常小心,不要看不清楚路況就直接超車。小心才是回家的路啊。

到達曾文水庫之後,有個小涼亭,有對老夫妻在這裡乘涼。我發覺這種地方乘涼,什麼事也不做真的很休閒啊,等那天小朋友不跟我們跑的時候再帶老婆這這樣全省趴趴走。老夫妻很熱心的跟我話家常,老先生在知道我要目的是阿里山之後,推薦我走一條小路到阿里山,可以不經過觸口。想了想之後,就決定直接上了,直接走小路,應該就是嘉鄉道129,經由茶山、山美。不過這樣就沒有經過觸口跟天長地久了。那裡是我在嘉義唸了輔仁中學、嘉義高中時期還算蠻常來的地方,對我來說是有些回憶的。不過因為今天的路程實在太趕了,還是只好放棄了。


涼亭內的照片,因為不好意思,沒有留下老夫妻的相片。


小路開始,還真小啊,有點後悔。

路途中還經過二小段爛泥路,這是我的小CBR就化身為Dakar越野車。路還真滑。除了這二小段爛路之外,還算蠻好走的,沿路幾乎只有我這台車,車速也沒法很快。就這樣一直騎,接到台18線省道阿里山公路時,就已經是龍美了。


一到龍美,就開始下雨,雨來的又急又快,剛好已近中午,也有點餓了,就在這裡休息一下。


好像蠻有名的饅頭包子店,附近的居名好像一次都來買個幾十個的樣子。老闆娘認真做環保,有點媽媽的味道。包子饅頭一個10元,肉粽一個20元。



在這裡休息到雨停,請一起被我困住的人幫我留張相片,就又繼續出發了。


沿路的景色,我發覺山海的景色都不錯,但是我更愛山一點。


石桌到了,老爸生前經常來這裡買茶,可惜我之前沒陪爸來幾次。


越往山上越來越冷,還起大霧。我在這裡將防摔衣的內裡加上去。


到達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入口,照張相就好,下次再帶全家一起來。


往新中橫方向前進,路上看到易結冰的標誌,照張相留念。






終於到夫妻樹了,這是我這次環島最想看的景點。說實在的,真的很感動。山裡的空氣因為剛下過雨(其實還持續在下雨),感覺非常清新。夫妻樹的神木感覺也很不錯,可惜老婆不在身旁,要等以後換休旅車再看老婆願不願意坐車了。真的是推薦大家到這個景點一遊啊。在這裡請一對情侶幫我照張相。男的一聽到我從高雄騎上來到這裡,馬上就直接說"肖啊".....

在夫妻樹繼續出發後沒多久就碰見大雨,這時雨具全上,馬鞍袋的防水器具也全上,相機因為沒有防水的功能,所以就沒再拿出來照相了。新中橫除了中間有段路在修路之外,其餘路況還不錯。可是在唯一的修路路段就讓我在雨中淋了半小時等候通車。說實在,多等這半小時還好,只可惜在等候時因為下雨不能拿起相機起來照相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一路大雨,有時還有大霧,穿著雨衣加上全部的衣服也不嫌熱,氣溫果然是夠低。就這樣一直騎,等到突然不下雨時,就看到日月潭了。






日月潭來過好幾次,說真格的,之前從來不覺得日月潭好看,不過,這次不一樣,下過雨後的日月潭真漂亮。我又在橋上休息了好一陣子,整理一下裝備,將雨衣脫掉,好好感受這個漂亮到不行的日月潭。廢話少說,看看照片是不是能感受到那份寧靜的氣氛。


一路上往前行,要跑到天冷,這時接續台21線的道路到東勢,沒有想到這又是繼續山路的開始。


在這裡我又碰上大雨,繼續穿上雨衣。


一路下雨,一直到東勢雨才停止,這裡的地面又是乾的。在這裡的加油站加油加上整理服裝,準備繼續回家的旅途。

沿途跑台3線,經過大湖。突然驚覺大湖真的有個大湖。風景也是漂亮到不行,可惜我時間不多,沒有再停下來休息。心裡設定汶水為最後一個休息點,這是上次跟車隊跑的最南端,到了這裡心裡的感覺家就快到了。



汶水終於到了,在7-11坐下來休息一陣子,補充點熱量,天已經快黑了,繼續回家的旅途


終於在晚上7:40回到甜蜜的家裡,結束里程為11750km. 總共跑了1108公里。

心得呢?我終於完成環島的瘋子行動了。^_^ 累嗎?還蠻累的。那還要再來一次嗎?如果有時間,我想再來幾次也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