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Electronic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Electronics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日, 11月 16, 2008

Treo 650

Palm這間不長進的公司多年前推出Treo 180 PDA phone (單色160*160 resolution), Treo 270 (彩色160*160 resolution),演化到Treo 600 (彩色160*160 resolution, 不可更換電池)。我一直都不曾心動過,一直到推出這支劃時代的手機,可說是改進了所有的缺點。 彩色320 *320 解析度,可更換的電池,再加上超有涷頭的電池,我充一次電大約可以使用四天。所以雖然拿起來像磚頭,可是反應速度快,功能強大。剛上市時價位約在台幣二萬二左右,我在2005年三月份參加Palmislife的團購以入手價18000購得。

三年半過去後,新的手機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Palm這間不長進的公司只再推出了因為Treo 650是含鉛製程的無法在歐盟販售的Treo 680以及2008年推出的低價小巧版本Centro。我看著外殼越來越舊的Treo 650,心中完全沒有想要換機的念頭,只覺得這支手機怎麼這麼耐用又好用。這在拍賣網站上可以證明,只要是堪用的Treo 650手機,拍賣價沒有低於五千元的。這在電子產業裡真是不可思議的高價。

沒想到因為原廠皮套的損壞,讓我的外殼急速損毀,等到我查覺到是因為皮套破損的關係導致外殼的過度磨擦後,外殼已經破裂了,還好以前的同事讚助我一組外殼。結果我在換完外殼後,一時腦殘手賤又拿起WD-40往LCD screen噴,這一噴整個LCD screen就被我噴成暗暗的。外殼雖然換新,但LCD確變成無亮度,隨後再網上四處尋找有無可換的LCD,甚至曾經想要送原廠維修花上USD170美金更換良品確因為這支當初是美規電信業者機而不納入Palm的維修體系內而作罷。最終於大陸託小弟買得取代零件。但是這大陸賣的零件不是很好,會有觸控偏移的問題(果然是黑心商品的集散地啊),再加上因為嘗試拆裝LCD module可能過於多次,我的Treo 650終於宣告掛點,電話雖然能接能打,但螢幕已經變成完全無輸出了。所有的努力在這裡終於劃下句點,我的Treo 650搶救大作戰計畫終告失敗。

後續:面對這支服役我整整三年半的手機,心中說真的還是有感情在的。為了能讓它能繼續發揚光大,我在PalmIsLife網站上以殺肉機的名養義賣出800元價位,捐款就直接充做網站的經費了。

Treo 650 LCD module
剛換完新殼但是LCD暗淡的Treo 650

再補上之前外殼已經不行的老Treo 650

KICX0899

星期六, 5月 20, 2006

售後服務

最近連續壞掉兩樣東西,都是過了保固之後壞掉的。

第一樣是Garmin GPS 2610,故障情形是觸控螢幕偏移,右邊的螢幕上的選項都選不到。這種電子產品,老早就過了保固期限不知道多久了,但是以螢幕來說,我可是沒有任何人為的損壞,(好吧,車子開太快,摔到駕駛座底下,在大太陽下曝曬到發燙的程度不曉得算不算,要知道這台機器是IPX7的工業等級,可以水下30分鐘防水的程度耶)它自己就壞掉了。

將機器包好,直接寄到台灣航電的行銷部(你沒有看錯,Garmin的維修體系是建立在行銷部的底下),隔了一個禮拜之後,機器就像新的一樣送了一台回來了。我沒有檢查序號,不曉得是不是另一台機器,但是看起來就是像新的一樣送了一台回來。

第二樣是我的Nikon D70,就是不能開機了,放在防潮箱內就自爆、無法開機了。狀況就像http://www.coolpix.com.tw/news/940928_news_d2h_d70/940928_D70.htm
描述的一樣。一樣打包送修後,一個禮拜左右又送回來了。

兩樣維修都不收費,我只有負擔寄過去的郵資。

我想要做到的,就是這種對產品的用心與堅持,以這兩個例子來說,老早就過了保固了,可是在我無任何明顯人為的損壞方面,東西就突然壞了,壞掉了我可以接受,畢竟電子產品要做到非常好的代價可能太高,可是在維護客戶的信心以及做法上,這兩間公司的做法就很讓人欣賞。今天這兩家公司的做法,都表示了高度的負責態度,我下次有同樣的須求我不繼續支援同一間公司才怪。

星期二, 10月 18, 2005

選擇Notebook?

最近要購買一台筆電,原先公司發的筆電要繳回給公司了。想想這還是我工作了這麼久之後第一次買自己的Notebook。

之前也有人問我要買何種廠牌的Notebook,我的回答其實都很簡單"看你的須求,如果是我要買的話,我就會買IBM的。"

其實IBM的筆電C/P值真的不高,大家在比較時就了解,同樣規格的筆電,IBM就是硬是比別人貴了一萬元左右。同樣價格帶的機器,不是比顯示卡比別人慢,就是硬碟比別人小,一點都不划算。那我為什麼還是要買IBM的呢?因為IBM的Notebook不會在你買完Notebook之後,突然才發覺硬碟怎麼那麼燙?突然發覺我接上外面的投影機之後,無法投影?用Skype講Conference call的時候,突然發覺為什麼喇叭怎麼那麼小聲?

IBM的筆電就是在讓你用了之後,不會發覺有那些設計上的問題。這些是經過考慮過的,其實到IBM的網站去找,Software update有一支專屬的程式可以幫你搞定所有的driver/bios。還有service manual 可以參考如何更換FRU零件。這些都是其它廠商所看不到的。甚至機器翻過來,所有的螺絲都標示清楚,照著service manual,一樣接一樣照著编號來就讓你不會犯錯。這樣有系統,有組織的電腦商,終就還是不敵消費性低價電子產品的衝擊啊。不知道在轉手給Levono之後,是否還能保有原來的品質。

星期日, 9月 11, 2005

敗家Double

原本是帶小孩為了他的生日禮物去看遙控模型專賣店看遙控汽車,結果看到了Peugeot 306 Maxi的遙控汽車。心中的惡魔又慢慢浮現.....(我的306s16到現在還沒有模型)。看了看Tamiya的遙控車,居然還是前輪驅動的設定。就很厚著臉皮,跟老婆要了今年的父親節禮物,買了這台1/10的遙控電車。

做模型是我高中時代的故事了,距離現在已經廿幾年了,而且以前也是做靜態的模型,也沒有做過遙控的模型。不過,既然已經買了,就開始組裝了。


這是驅動系統。




前的懸吊系統加上傳動系統。

其實整個車架的組裝相當容易,難的是以前從來沒有做過遙控模型,車殼的做法很不同。車殼居然是透明的,應該是遙控模型不同於靜態的模型,會撞壞,所以採用這種透明的材質,應該是ABS的材質吧。

這種外殼要從裡面上漆,所以要先將不要上漆的部份貼起來,原廠盒裝附有車窗的貼紙,我又另外買了膠帶再補了一些地方





最後噴漆,撕掉膠帶,再將空白的地方繼續上色,車殼的地方就算完成了。

之後又受不了誘惑,繼續請教了有遙控經驗的同事,買了遙控器、伺服機和接收機。再加上充電電池和充電器,再加上電子變速器。整台車的花費已經到了驚人的7000元。可是當我裝上電池一起跑,只有一個字可言。快! 真是快!,真是大人的玩具啊!放在抓地力不足的網球場上跑,可以很清楚看到前輪驅動車的特性。遙控器不論是轉向或是油門的控制都是線性的,也就是說你可以慢跑,也可以衝刺,最棒的在這中間的無段調整的。


大車小車一起合照。^_^



屁屁的合照,小車擺在大車的上面。



小車單獨沙龍照,後照鏡未裝,前方因為一開始就拿給小孩玩,還不太能適應這麼快的速度時,已經有點撞損了。

星期三, 2月 23, 2005

敗家最爽的一次



買了Nikon D70之後就唸唸不忘要再添購一支外閃,無耐D70可以用來做TTL測光的外閃只有SB-600跟SB-800兩支閃光燈。由於DSLR已經花了一筆錢,再拿出幾千元出來再買一支看似用途不多的外閃實在是買不下手。

最近有一次拍小孩在滑草,拍攝這種目標物以高速移動的狀況,沒有SLR等級的相機根本連想都不要想。這時就很得意DSLR的購買正確性。但後來天色昏喑,內建的閃燈就暴露出它的不夠力了。Show了一下照片給財政部長後,得到了預算批準的許可。過年後就買了一支SB-600來用。

買了閃燈的當天晚上就到親戚家烤肉,外閃一接,拍了第一張照片再次拿給財政部長火力展示,結果居然被罵---"這種東西為什麼不早一點買!"

喔喔喔喔........我真是幸福啊 T_T。

星期五, 12月 31, 2004

HTPC (5) 軟體篇-最終回

搞定硬體後,有那些基本的軟體才能看Mpeg4影片呢。

首先,你須要Mpeg4 decoder,有Divx或者是Xvid,為什麼會有這種名稱的來源呢?其實這是有些典故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在google上搜尋看看為什麼會有Xvid這種codec的產生,擺明了就是要跟Divx做對的樣子。

再來就是須要安裝ffdshow,新版的可以用來將AC3 signal轉到spd/if輸出,以前還須要裝AC3 filter,裝了ffdshow新版後我發覺已經不用再裝AC3 filter了。

基本上有這兩種就可以看電影了,可是Mpeg-4電影很多都是沒有字幕的,字幕是用外掛的,那外掛的字幕要如何顯示出來呢?再裝這個Vobsub就可以了。

好吧,那所有看電影的機絲都有了,可是電影呢?除了在eMule上搜尋外,你還可以在妖魔天下會或是辛蒂摩兒找到你想要的電影。

至於Mpeg2呢?市面上已經有太多現成的軟體了,如WinDVD、PowerDVD,應該就不要再說明了。



星期四, 12月 30, 2004

HTPC (4) 靜音改造大作戰

系統運作後過程還發生我使用的頂堅天音卡YMF744B驅動程式因為使用Windows XP內建的音效卡驅動程式,裝置管理員有一個黃色驚嘆號會出現,雖然可以輸出聲音,但是無法輸出AC3音效,後來到Yamaha網站download了最新驅動程式後,才解決掉這個問題。 這些問題我是在MyAV->HTPC電腦訊號源討論區內尋求解答的,感謝熱情的網友才讓我解決掉這問題。

問題又來了,開機後我只要白天離家,老婆小孩就會把PC關掉,因為他們嫌吵....。
所以我這時又開始正視噪音的問題,難怪之前在MyAV都有人看到顯示卡要買無風扇的,有人改裝水泠的。拆開我的系統後,找出最吵的兩個噪音就是顯示卡風扇及CPU風扇,就鎖定對這兩個風扇動刀。在這裡又要推薦CoolerMaster這家機殼,機殼Kit附了一大兩小風扇再加上Power一個風扇,沒有一個是吵的,品質真的很不錯。

CPU的風扇好找,顯示卡的就很難找了,因為每家顯示卡的風扇大小、孔位都不一樣。找的網站資訊太多了,也找不出所以然來,在這當下,突然想到Yahoo奇魔拍賣->電腦->散熱裝置,還真的找到所要的改裝資訊。在這裡要看了看,由於對CoolerMaster這家有信心,所以還是鎖定了CoolerMaster的顯示卡改裝及CPU散熱風扇。我先買了這組CPU散熱風扇顯示卡散熱組。收到貨之後,下巴差點掉下來,原來CPU散熱組非常的大,我的機殼居然裝不下。這下可麻煩了,再賣掉又不是很划算。於是又決定動手將新買的主機板裝回我的桌機系統,再將原先桌機系統再裝到我的HTPC內,再買了一組CPU風扇系統裝到我舊的K7上,到此大功告成。之前提到的CoolerMaster這家的服務不錯就是因為在裝CPU散熱組時,發覺螺絲有一組鎖不緊,造成組裝完畢後散熱片的密合度不高,原先想說用條布繩綁起來就好,組起來後像這個樣子。
DSC_1349
後來試著寫信給CoolerMaster的客服人員,沒想到客服一下子就回信了,並且用掛號再寄了一組螺絲給我,Kimo的爽度真是非常高。我看我已經被這家公司制約了,再叫我再換別的Solution大概很難。

以現在HTPC的系統來說,配備有AMD 2500+ CPU、512MB RAM、120G ATA 8M cache HDD及ATI 9600PRO的顯示卡,整體來說效能還不錯,我有試播從Microsoft download的 1080p HD Movie sample,效果也還不錯,不會頓頓,整體系統來說還可以。

星期三, 12月 29, 2004

HTPC (3) 高階機種現身

MyAV上做了一些功課,發覺原來PC可以做的事不只是當一個訊源而以,還可以當成輸出超高標準的訊源。那還等什麼呢?.....

首先是先尋找Case,既然是要找放在電視旁的機殼,就應該要找好看一點的,看起來像音響設備的機殼,最後我是找這一台CoolerMaster Cavalier 2 CAV-T04,這間公司出來的東西設計相當不錯,風扇幾乎沒有聲音,服務也相當好,為什麼服務相當好呢?後續的發展就是我有用到服務的地方。我是在PcGAMMA上買的。

機殼的事情搞定後,再來就是PC系統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遙控器及顯示卡。有之前的經驗,我雖然有用了一組無線鍵盤滑鼠,可是講實話這其實還是不太好用,最好是用遙控器就好。MyAV上有人在介紹有可以遙控開機的遙控器,可以參考看看,我當初不曉得那裡找這種遙控器,所以就找了ATI All-in-Wonder 9600 PRO的顯示卡。AIW(All-In-Wonder)的卡好處是內建Tuner,內附遙控器,可以對應到Windows Media Player的一些常用Key。還有一個Easylook,可以將所有畫面用大字型顯示,對於電視解析度普通的用家來說,在電視上調整起來非常方便。

有了主要的Component後,再買了AMD 3G的CPU,插上一裝有光纖輸出的音效卡,組一組就成了一台電腦。當開機起來,看到畫面時,真是非常快樂啊,從此公主與王子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

事情有那麼簡單就好了,stay tune.....

星期日, 12月 26, 2004

HTPC (2) 第一台HTPC Msi Hermes

我的第一台HTPC,初期的構想是機器就是要小,要安靜,初步的推估機器只要跑的動Mpeg4以及我可以用來跑eMule就可以了,想說這樣的硬體須求應該不用很高。剛好公司有淘汰下來的準系統,就讓我先借回機器本體使用。

有關這台準系統的介紹,可以參考這裡Tom硬體指南

一開始系統配的硬體根本不夠力,原先以為Pentium 1.6G的CPU應該可以了,結果硬是不夠,好不容易找了一顆Cerelon 1.7G的,撥放Mpeg-4沒有問題了,先暫時先擋著先,結果用USB外接式的電視盒錄影時,居然自己錄下來的電視節目撥放時會斷斷續續的。最後推估應該是內建的顯示卡因為是跟主機記憶體共用Memory的,看起來不夠力。至此無解,因為這是小型的準系統,不能再插AGP的卡,所以第一步計劃看起來到此為止就算失敗了。不過也發覺這台準系統有個好處,這台的運轉聲音非常小。你放在客廳內開著幾乎聽不到它的聲音。

確定失敗後就開始構思下一台應該要怎麼走。

星期四, 12月 23, 2004

HTPC (1) Home Theater PC

你是不是覺得租片子要限時還片很麻煩?

你是不是覺得第四台的片子都很無聊,還有廣告插撥很討厭?

錄影帶現在都沒人用了,錄起來的畫質又不好,DVD錄放影機硬碟型的一台又很貴?

其實這些都可以用一台PC做到,後PC的時代來臨後,PC的命運就是要能夠做越來越多的事才能活的下去。尤其是在做破壞智慧財產的事它更是很再行。

其實如果設計得當,原先你電視旁的DVD Player、CD Player、 錄放影機、Tuner都可以用PC來取代。我就組了一台PC放在電視旁達成上面的功能。

可以用來看Download下來的片子,要命的是還有AC3 5.1聲道的音效,畫質一點都不輸DVD,甚至如果你的顯示器夠力,還有更好的HDTV可看。看電視時看到廣告可以先錄起來,去做別的事,一段時間後再回來看後就可以用快轉的跳過廣告的片段。可以預約錄影。這些動作,除了把PC打開外,都是用遙控器來操作。

星期二, 6月 15, 2004

敗了一台Nikon D70

原先還這麼貴的相機是買不下手的,不過就在我把以前的底片趁著空檔的時間全部掃成電子檔案後(全部有8G),看著以前的照片,覺得區區一台相機比起這些珍貴的相片來說,只要三萬多元就可以有一台DSLR實在是便宜。

講起相機,打從小時候開始看到科學眼雜誌介紹Nikon F3HP這台相機就打定主意要買一台,當然大了一點之後才發覺這是很昂貴的玩具。工作後賺錢後,還是忍不住誘惑去買了F3加上三個定焦鏡頭。分別是105mm/1.8, 50mm/1.4 及24mm/2.8。原先是不打算再買任何相機和鏡頭的,可是後來結婚有小孩之後,才發覺..手動對焦跟本抓不住小孩。

為了這個原因考慮良久,還是去買了一台F80D再加上24-85mm/F2.8-4的變焦自動對焦鏡頭,一開始都很完美,但是如果到此結止就沒有後來的D70了。隨著第二個小孩的出世。東西越帶越多。就算是只帶F80D加上一個鏡頭,F80D還是一台龐然大物。然後一台Nikon 885就這樣出現在我的防潮箱中了。

885快樂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885只有成像品質不錯,近拍一把罩。但是開機慢、對焦慢、拍照速度慢、存卡速度慢。你可以想到任何操作都慢,尤其是快門按下去到真正拍照的時間更是受不了。我從那時候開始注意DSLR的市場。一直在等它降到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再加上突然發覺雖然885有這麼多的缺點,可是我還是一直用它,F80D已經被我放在防潮箱有一段時間沒有再碰了。數位化真的是會上癮的。趁著底片機還有行情的時候,找個機會我把F80D整理一下就放在eBay上賣掉了。

等到D70出來沒有多久後,在DcView, 攝影家手扎做了一些功課後,就把這台相機帶回家了。你問我滿意嗎?我很滿意,雖然討論區一堆人在討論D70有一堆白平衡、莫以爾 pattern的問題。但是我都不會碰到。比較心癢的是,當我在survey相機時,其實Olympus E-1這台3/4系統的相機一直排在名單很前面的位置。當我買了D70之後,E-1的價錢在大陸及香港都降到了相當低的價位。如果我現在可以再選一台的話,我要選E-1。還有,D70什麼時候才會有比較便宜的外接閃光燈出現啊?